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毛盖图

有一种撤退叫胜利 有一种占领叫失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人生酒态  

2011-09-29 16:10:41|  分类: 记事本_美文收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我爱酒,却从来不独饮。举杯望明月,对影成三人,意境虽好,却难以承受孤独之怜苦,因为,酒之乐趣与境界相信大都源自对面一起把酒之人,独酌邀月般自斟自饮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

我爱酒,但却不多饮。只是浅浅的一杯,慢慢的尝,细细的品,偶尔大醉一场,把所有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,失忆一时,若能落得个万事重新开始也算得上是人生得意之事。

我爱酒,不是想体味酒的悠古的历史,不是刻意去感受它那深厚的文化内涵;也不是因为酒的香醇味道,可以让我有饮仙露琼浆之享。是因为我爱它狂放不羁的性格。

我喝酒,只是想调节一下平淡如水的日子,给生活增添些别样的滋味罢了。
   美酒虽好,有时候会为偶尔的醉倒而觉得自己像个酒鬼,懊丧过,郁闷过,然而,历史上高渐离是酒保,樊哙是屠夫,刘邦是小官吏,刘备是小业主,朱元璋是野庙里的花和尚,努尔哈赤是林子里的残匪头目,却都是以酒当歌之人。这些人都是杯中无日月,壶中有乾坤的主,我一默默无闻沧海一粟的平头百姓,又为何要整日谦谦君子乎?因此,尽管做不得梁山好汉,虽没有大碗吃酒,大块吃肉的豪情,和朋友昏天黑地的豪饮一下又何妨?更何况,有时候与朋友对饮之时,思想会溜号,看着窗外的俗汉,想起自己的老板,想起小报里的名流“唉,世无英雄,方使竖子成名!”。看着窗外的丑妇,说起办公室满脸旧社会的女孩,说起黄色边缘杂志上的花边新闻:“唉,世无美人,方使竖子得宠!”。更何况,饮到酣畅之时,也不妨一个人干上三大杯,高唱“把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,捡几个自己赔得起的杯子摔摔。 

   没有朋友对饮的时候,也可以和自己的老婆喝。有些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,有些女人是天生的酒鬼,只是这两种才能很少能在这个准男权的世界里表现。酒能让女人更美,能让她颊上的桃红更浓;酒能让女人更动人,能让她忘记假装害羞,可以听你讲能让和尚对着观音念不了经的黄故事,而不觉得你如何下流。      我没有闲情研究酒文化,但觉得酒的性格刚毅豪放,又清香怡人。不象水,闻而无香,饮而无味,一切是那么的淡漠。当然,如果深究起来,说酒豪放刚毅有点不太恰当,酒本身没有性格,有性格的应该是饮酒之人。
      酒与水同为饮品,与人的缘分却不同,人离不开水,却可以离开酒。但男人没酒便少了些许个性和才气,饮多了酒却又多了几分恶气和无赖气质。水是人生命之伴侣,或许是讨厌了平淡的味道,人们喝厌了水,便在水里加进了粮食,酿成了酒。于是味道全变了,生活又增添了一样新的滋味。因此,若觉得我们的生活过的如清清淡淡的水,也不妨在自己的生活里加些调剂料,破一破静静的死水面。在单调反复的、平似湖淡若水的时日里,饮点酒,换一换口味,体验一下新的东西,刺激一下早已乏倦松弛的神经,那生活,才算是有滋有味的。

饮酒有时候是一种预谋的开演。所谓酒进文涌,酒入诗出,其实是文采已有,只不过借一壶温酒把文思泼洒出来;所谓酒壮英雄胆,酒后吐真言,其实是平时内敛的豪情在酒精的帮助之下宣泄出来而已;所谓浅酒一杯心也醉,其实是在心里早已谱写了狂放的乐章,平时羞于表演,在酒的烘托下弹唱出来而已。

其实,每个人都是一款酒,关键要看是否有人欣赏和品位。白酒自不必说,人常说酒品看人品,酒桌上的众生相自十分有趣,也有些许学问。细心的人在酒桌上自会找到真君子,伪君子;谁内敛,谁豪放;谁虚伪,谁真性情;谁城府深,谁喜怒哀乐溢于言表,身边人套子里裹着的东西,一两次聚餐便可明白个大概。

白酒是中国人饭桌上的常客,泊来的红酒啤酒从本质上与聚餐没太大关系,大多与商务洽谈有关,抑或与休闲时尚关联更多一些,但同为饮酒,喜欢什么酒,与年龄性格关联诸多。

威士忌、芝华士都是口感像中药一样的洋酒,是成年人最喜欢的一种酒品。年轻的人,如果不是因为追风,抑或是为了故作老成,是不会品这种酒的。入口苦涩,却能在心里沉淀,回味。这种酒苦苦的涩感背后,是又淳又厚的积淀,像成年人的人生,苦,却有着异样的回味。

龙舌兰,喝到嗓子里总是辣辣的,刺刺的,像扁桃体发炎了一样。印象中香港的那些江湖片里面总是会闪亮登场,就像这酒的名字一样——白金武士。喝龙舌兰一定要加盐,可以在杯沿抹一圈盐,也可以喝一口马上来一点盐涂在舌头上。这种酒的妙处在于刚饮到嗓子那里还是好辣的感觉,细细品味后会觉得口中有香香甜甜的味道。似乎在告诉我们人生最初的日子也许是苦难的,但苦尽甘来,心中自会感恩生活的馈赐。 就像饮过龙舌兰一样,原来苦难也可以是美好的,香甜的,而那些曾经刺痛了我们的,才会被我们记住,回味起来,才有甜甜的触感。

伏特加是款很香甜的烈酒,要是配上软饮,加上冰块,就完全没有酒精的那种烈味了,扑入口鼻的只是香甜的果香。越是这样,越容易饮用过度,因为最初完全意识不到烈酒般的刺感,就像是一种可口的饮料,很容易入口,人们往往会毫无顾忌的多饮些。其实他是种后劲很强的烈酒,似乎是让我们明白,很多表面光鲜亮丽的事物,内在是很有城府的。其实,再甜的酒也是酒,饮得泛滥,遭罪的是自己。

啤酒,黄啤,黑啤,在色泽上是近似的,浓度上区别也不大。入口的感觉像加了口味的水,但醉了会更难受。好像是告诉我们,平淡的事情也许是个陷阱,看似平淡的,陷进去了会有更大的伤害。

不管酒多好,引用都要有节制。适度饮酒如得金。适度饮酒,坚持平衡,这是犹太人对酒的生活智慧。犹太人认为,酒是一种极好的东西。但是对于酒他们有自己的看法:早晨的酒是石头,中午的酒是红铜,晚上的酒是白银,三天喝一次的酒是黄金。他们是把酒当作生活一样慢慢品尝。很多犹太人能在适度饮酒后,翻开书来充实自己,或是听优美的音乐,来放松一天的紧张生活。

在我看来,人生不可无酒,没有酒的人生如同没有盐的佳肴,清淡无味,大煞风景。“酒外乾坤大,壶中日月长”,有了酒人生就增添了许多精彩和潇洒的话题了。但男人和女人对于酒是有着不同的感觉。

男人们喝酒,豪情万丈、轰轰烈烈,三杯下去,四海之内皆兄弟。酒,拉近了男人之间的距离,是男人与男人友谊的升温剂,更是男人表达情感、排遣内心寂寞的独有方式。
   女人与酒,则通常不具备男人与酒的那种与生俱来的缘份。女人闷了、烦了、忧了,往往不是与酒为伴。除非特殊的场合,我们很少看见一个女人对酒当歌,对饮的情景更是少见。况且这社会对女人喝酒也存在偏见,以为喝酒的女人是“开放”的女人,“开放”多多少少意味着暧昧。女人喝酒,不仅需要酒量,还需要胆量,而女人内心的苦愁寂寞,比男人来得更多更深。
   看过很多男人喝酒,也看过很多男人醉酒。醉后的男人要么是只虫,要么是一个哲学家,他物我皆忘,舌头不好使,思维却异常活跃,平时不说的话说了,平时不做的事做了,平时装不了的熊装了,平时呈不了的英雄呈了。

许多女人说:我从来没喝过酒。也有些女人说:我从来没醉过。话听起来很淑女。但我要说:喝酒的女人,自有其美,自有其味。史湘云醉倒在大观园的青石凳上,朵朵牡丹盛开在她的身旁。这种美,使她虽醉犹荣。杨贵妃醉酒,更是名载史册,文人骚客,极尽铺排,这种醉,使她风华万代。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讲,酒是女人生命的另一种美,是女人平淡生活中的另一种光。有人说:酒逢知己千杯少。不但对于男人,对于情到深处、气味相投的女人,亦然,这是女人个性中的另一个自我,是现实人生的另一种人生。
   喝酒的日子,是或喜或悲的日子。一杯酒下肚,人生五味升腾,一杯酒下肚,人生百态尽显。因此,人生悲喜哀乐之时,不妨痛饮几杯,筹桄之后,人散夜阑灯尽羹残。酒高了,可以有难得的放纵,可以上天摘星,下海揽月。在繁杂琐碎的人生岁月里,如能求一知己,时常有酒得进,说不尽的酒事,讲不尽的酒话。间或烂醉如泥,偶尔做回今夜有酒须尽欢的皇帝老儿也算人生一大幸事。

而那些你做你的官,我喝我的酒,你发你的财,我喝我的酒的饮者,更显人生之洒脱,即使醉了,不但不会令人生厌,倒会让人喜爱。因此,喝酒不光要有境界,更要有好的心态才行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2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